查看原文
其他

老师竟统计学生“领导子女”等身份,莫让教育公平成为纸上空谈!

曹霁 光明社教育家 2022-12-10



教育家 · 快评


近日,网曝山西忻州原平市某小学的班主任在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中,将学生分为11类进行登记。其中,分别根据父母情况划分出“领导子女”“权势垄断部门子女”“企业老板子女”“家庭离异单亲学生”“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”“家长有信教的学生”;根据学生入学情况,分出“辍学学生”“外地来,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”;根据学生的在校表现,分为“学习不好成绩差的学生”“谈恋爱的学生”;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是,表格还单独将“女学生”列为一类。


11月2日,学校对此做出回应,称已停止调查学生家庭情况,部分班主任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,理解有偏差,做法欠妥,已对老师进行批评和警告处分。




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、调查学生家庭背景的“潜规则”变成了“明规则”,再次把“家庭摸底”现象推向了舆论风口。


收集家长的工作信息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,出发点或是方便学校管理,对不同家庭予以不同支持,或是为了拓展教育资源,实现家校联动。但据此将学生分门别类,意欲何为?表格中学生的分类或按父母权势“分贵贱”,或按学生表现“贴标签”,这既是对家庭信息隐私的侵犯,也是一种对学生尊严的羞辱,显然是一种越权、越界行为。“简单粗暴”的信息一旦在学生间、师生间流传开来,谁能保证“家庭条件好”的学生不会被优待、“家庭条件差”的学生不会被歧视呢?即便教师没有据此就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对待,这种分类的信息收集本身就是在向学生灌输权力、金钱、等级的观念,在这种暗示下,极易滋生攀比、拜金、霸凌等现象,无益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。


家庭背景调查看似是学生信息登记的一个小步骤,实则是关联教育公平的价值观问题。如果此次事件是班主任的个人行为,那么就要严肃师德师风,进一步加强教师的规范管理;但如果是教师在主管单位“暗示”下的鲁莽行为,那么以“未正确领会会议精神,理解有偏差”的解释“甩锅”给班主任,显然不是明智之举。比起追究责任,家长们更想得到真实、合理的解释。


我国自古就有“有教无类”的美好期待,在帮助学生成长、家校协同育人的前提下,教师想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无可厚非。但在此过程中,需要明确信息收集的用途、内容和范围,避免过度收集,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,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




—  END  —


来源|本文系“光明社教育家”原创
者 | 曹霁
设计|朱强
统筹|周彩丽


《教育家》杂志2022年征订

《教育家》杂志是中共中央党报光明日报主管的教育主流媒体。传承“光明”血脉,以刊聚智,兴教强国,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睿智之言、务实之策。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宣传者,更是教育改革的发现者与推动者。编辑部坚持不跟风,做忠实于内容的教育守望者,以“传播有力量的思想,影响有追求的师者”为己任,逐步形成了“因思考,而不同”的办刊风格。
《教育家》杂志大16开,全彩印刷,周刊,国内外公开发行。国内统一刊号:CN10-1372/G4,国际刊号:ISSN 2096-1154。
订阅方式:
一、电话订阅
电话:010-67071542  62253451(全套,全年订阅价720元)

汇款附言请标注订阅刊期和详细邮寄地址。
二、微店订阅








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要求“亲自养育”!达不到条件的家庭怎么办?
教育部:提高各级各类教师学历要求!教师招聘将走向“高学历”?
“保姆式家教”异军突起,“泡沫”教育何时能破?
女生被罚150个下蹲致残!“自主管理”边界在哪里?
学生带牛奶入校被拒,蹲地喝半箱!这是“食品安全”的锅吗?
教师轮岗“动真格”,如何让实招起实效?
多名学生在夏令营被暴力对待!绝望的求救信在呼唤什么?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